常德桃源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張璇口述
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杜巧巧 實習記者 彭星薈 整理
張璇,桃源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副大隊長、一級警長。先后榮立三等功4次、獲嘉獎1次,獲評全市破案辦案能手。近3年來,他參與破獲包括各類重特大案件在內的刑事案件120余起,抓獲犯罪嫌疑人160余人。
張璇說:“案件剛接手時往往遍布尋蹤覓跡的難題,沿著蹤跡逐步揭開案件真相就是我們刑警的使命。”在他的職業生涯中,這起案件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——
那是在2021年底,疫情防控關鍵期,我們忙得團團轉,一個個眼睛都熬紅了。
一天,我們接到一起報案。四川男子楊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,說他妹妹楊小花(化名)失蹤10多天。自己從廣東追到湖湘潭,又跑到我們這兒,因為他妹妹在桃源露過面。
楊小花從事按摩行業,工作環境復雜,人員流動大,行蹤不好找。楊某不知道楊小花在桃源做什么,也不知道楊小花的落腳點,對我們來說很棘手。
我們四處走訪摸排,找遍了楊小花去過的每個地方。
我帶著一個隊員去了楊小花可能工作過的按摩店,給老板看照片,老板一眼就認出了她。“她好久沒來了,包還在這兒呢,也不知道咋回事。”
她的包、身份證、隨身物品都在,人卻沒了。我推測楊小花不是正常離開,出事的可能性比較大。
楊小花在桃源的監控錄像大多覆蓋消失,只剩幾張模糊的圖片,其中一張圖片可以看到一名開著帕薩特車的男子與她同行。
這個開帕薩特男子的身份成了關鍵。可奇怪的是,在現有技術足以識別身份的情況下,我們始終無法查清他的底細。追著追著,我們發現這臺帕薩特的行蹤也很詭異,車牌換來換去。
糟糕的是,當我們試圖查看一個關鍵路口的監控錄像時,發現那段時期的視頻數據全部丟失了。
我們只能排查其他線路的軌跡,一幀一幀地看有關視頻。終于在一個路口的監控里看到疑似楊小花的身影,坐在那臺帕薩特的副駕上,但很模糊。
對照時間軸,我們發現那天就是楊小花最后出現的時間。
第2天凌晨,我們發現這臺帕薩特被拖車拖到了修理廠。
楊小花到底在哪里,那天晚上,車里發生了什么,開帕薩特的男人,又去了哪里?
修理廠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,當天有個男子打電話叫人來拖的車,說車鑰匙斷了,無法啟動。
當時,這輛帕薩特是我們唯一能抓住的有效線索。我們對這臺車進行了仔細勘驗,沒有什么發現,但在行車記錄儀里找到了令人揪心的東西。
行車記錄儀的視頻沒有拍到車內,但音頻中女孩的掙扎聲和求救聲及隨后的悄無聲息,都在告訴我,她兇多吉少。和她同行的帕薩特車主,有重大作案嫌疑!
我們通過追蹤,找到了男子的落腳點。
就在我們準備對他實施抓捕時,修理廠的人告訴我們,說對方準備過兩天來修車廠取車。
收到這個消息的我,覺得好險。
從車內的情況來看,男子在作案后肯定對車子進行了細致的處理。可能因為緊張,他忽略了行車記錄儀。現在回過神來,取回車的第一時間就極有可能刪掉證據。
如果這個案子我們的進度稍微慢一點,關鍵證據可能就被銷毀了。
我們將計就計,在修理廠附近設下埋伏圈,等他自投羅網。
終于,我們等到了帕薩特車主。
“蹲下,抱頭!別動,我是警察!”我們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沖上去,男子立馬撒腿就跑,順勢上了一輛出租車。當時,我們全大隊都出動緊急追趕出租車并進行攔截,最終順利將犯罪嫌疑人汪某捕獲。
審訊時,汪某一開始還想狡辯,抱著僥幸心理,覺得自己把行車記錄儀關了,沒有實質證據就無法定罪。但他不了解的是,行車記錄儀雖然關了,錄音還在繼續。當我們拿出早就到手的錄音證據時,他沒話說了,只能老實交代自己犯下的罪行。
“我們之前就認識,這次因為金錢上的問題在車里吵架,一時激動,我就……”盡管他言語中都是懊悔之意,但那條鮮活的生命,永遠回不來了。
通過審訊得知,男子行兇后,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,將女孩的尸體拖回安徽老家埋葬。
我們驅車前往安徽,找到了女孩的尸體,鎖定證據。最后,汪某被判死緩。
辦完這起案子,我回到家。老婆笑我:“十天半月不見人影,回來就帶一包臟衣服。”其實,這就是我們的日常,熬夜、出差,都是家常便飯。
排除萬難,執著尋蹤,因為我們是穿梭迷霧的覓跡者——刑警。
責編:李禎媛
一審:李禎媛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